藍羽指南 – 我的繪畫世界觀

藍羽指南 – 我的繪畫世界觀

I – 繪畫是一項技能

人類早已把自己送上月球,卻還沒有搞清楚如何學習一項技能。


初次見面,我是藍羽。

了解我的人,都明白我學習繪畫的路十分曲折 – 2016年開始我在畫室學畫,當時我花了大概3年的時間去學素描。時間快轉到2019年,我開始在「Drawabox」學習,畫掉了大約550張A4打印紙。後來,我開始自己練習「FZD」概念設計學校的作業,以每天7個小時的強度練習了四個月。再之後,我參加了「Krenz Kushart」的三大課程,並且在途中完成了「Victor-Cloux」的預科作業。最後,我參加並參與製作了「學藝不精的門外漢」的形狀以及透視課程,並且私下裡與他研發了色彩、調子、 與透視的高級課程。

整個過程下來,差不多有5000個小時。在這裡提到我的學畫經歷,並不是想要告訴別人學習繪畫很難,而是希望你能放心 – 能走過的彎路,我差不多都走過一遍了。


我走過的最大的一個彎路,也是最容易排除的一個彎路,便是「繪畫並不是一項技能」。

我堅決主張:繪畫是一項技能。

既然我要這麼說,那肯定就有一些東西不算「繪畫」,比如常人口中的「審美」,或者「創造力」。當然,我們也可以把審美或者創造力看作技能,但這些都是之後的話題了。

我之所以這麼說,是要與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達成共識:繪畫需要練習;並且需要的是長期、密集、而且刻意的練習。練習的目標,則是建立效率更高的心理表徵。我們需要意識到,繪畫與數學、木工、樂器的區別並不大。它們都是一項技能,僅此而已。成為繪畫高手需要的並不是神奇的天賦或者與生俱來的敏銳的審美(儘管它們可能有幫助),而是長時間、密集、刻意的練習。


等等,如何學習一項技能,大家不是已經都明白了麼?為什麼大多數人還要在繪畫這件事情上受這麼久的折磨呢?

難道,繪畫並不是一項技能?

難道,繪畫不只是一項技能?

II – 繪畫不只是一項技能。


假如你了解繪畫的網絡(或者線下的)學習班,你通常會發現這些班級都會被劃分成幾個不同的科目:通常是形准(速寫)、色彩、構成、透視……

例如FZD,在第一學期就把課程分成了四部分:透視、光影、速寫、視覺傳達。Krenz Cushart的課程更是被分成了三大版塊:透視、色彩、構成,以及滲透在「幼幼班」里的形准。Victor-Cloux的分層更加豐富:預科作業里包括了形准以及調色,而最新的第七期課程里甚至包含了五個版塊:信息、構成、結構、光影、色彩,外加一個綜合運用的「概括」科目。


當時學習這些課程的我,與現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的感受或許差不多:頭暈。

我作為初學者,一點都不明白這些科目到底學的是什麼、之間有什麼共通點。更何況,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有別,同樣的內容一眼看去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樣子。

是的,每個科目都有明確的練習內容和練習目標。但是我一點也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,更不知道我能從那裡開始。我只能盲目的開始一個科目的學習,一段時間後回頭評估自己的進步,然後一次又一次地面臨「到底是繼續練還是換方向」的難題。無論怎麼練,我都達不到招生宣傳中所展示的優秀學生的樣子 – 我再也沒有力氣這樣走下去了,我更沒有力氣這樣盲目的學下去了。

300個小時過去、300個小時過去。些微的進步給我鼓舞,而更加經常出現的則是長期瓶頸的打擊。

這就是繪畫初學者嘗試自學的命運 – 一個人在漫漫長夜中摸索。永遠是一個人。即使不是自學,又有什麼用呢?大部分老師提供的學習順序甚至都不適合大多數人阿。



筆者的透視與色彩訓練


筆者5000+小時中的一部分
我之前一直堅定的以為這就是繪畫學習的道路 – 有些人能爬到金字塔的最頂端是有原因的 – 我應該繼續試錯、失敗、試錯、失敗……直到成功。

直到我遇到了金字塔頂端的那個人。

III – 底層技能假說


所謂「金字塔頂端的那個人」是指經過中國學術制度層層篩選,並手握大把資源的「學藝不精的門外漢」。他目前因為一些反華以及沒有遵守平台規定的行為,風評不算很好,正在籌備轉戰牆外。但是他時時刻刻都保留着一部分線下畫室學生 – 這些學生是與他合作,實驗訓練方式,提升他教學水平最重要的方式之一。

我第一次發現 – 即使是金字塔頂端的那些人,也與我有相同的疑惑,不知道從哪裡開始,也忘了自己曾經從哪裡開始。

我最先感受到的是絕望 – 難道連這些人都搞不明白學習的順序嗎?

但是,我很快便了解到(並且加入了)門外漢的實驗項目 – 將底層技能假說運用到繪畫中,真正為初學者打通繪畫的道路。


繪畫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技能樹,但它的根源只有一個 – 形准 – 畫准看到的一切的能力。

為什麼?繪畫的最終目的不是創作麼?

這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。

繪畫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便是臨摹。很多初學者以各種巧妙的方法臨摹一張圖片,自認為在學習色彩、構成、光影;但卻意識不到自己時時刻刻被「形准」這一件事絆着腳後跟。這樣學習的效率很低,並且很痛苦 – 這樣的痛苦,我是體會過的。

通過臨摹學習到了基本技能,例如透視、調色之後,才能打開創作階段的大門。

如果把人腦比作神經網絡,那麼人腦就需要輸入數據。沒有把形畫準的能力,我們看到的大千世界,以至於我們速寫下來的那一部分,輸入進大腦的過程是十分吃力的。

形准,便是大腦這個神經網絡的「輸入解碼器」。

把形畫准,是學習一切繪畫技能的前提。


把形畫准以後,便是通常人們口中「基礎」的學習了。經過我們的實驗,先打通形准這一關的人,學習後續的內容比對照組要快五倍左右 – 而對照組在五倍的時間之後,同樣獲得了形准這一技能,只不過是在五倍的時間中獲得的。

打通形准後,學習通常的「基礎」一共大概只會需要600+小時。

聽起來很多?

沒關係,這是真真正正、紮紮實實的基礎。掌握了這些,你超過的大概是幾乎所有網絡課程中「優秀學員」的水平。我們對基礎的要求十分嚴格 – 門外漢的教學背景主要是架上繪畫,在不允許撤回、液化、和色調調整的環境下,一些基礎是絕對不能跳過的。

這些基礎絕對不會影響你在數字媒介上的發揮 – 恰恰相反,這會減少你對特定軟件的特定功能的依賴,真正實現技能自由。


藍羽的繪畫學習技能樹

上面便是我們的繪畫學習技能樹。

I階段便是「基基礎」階段了,如果不先解決階段I,後面的學習將會十分的痛苦與艱難。

II階段便是人們口中通常說的基礎。完成II階段之後,你將學會如何真正的從一張圖中汲取幾乎所有方面你想要的東西,成為「技能魅魔」。

III階段是針對特定對象的訓練。與II層中的學習技能結合起來,你將精通各類對象的表現。比如,人們通常當作基礎的「人體」,實際屬於這個階段中人物與透視的結合。

IV階段便是創作階段,你會學習如何按照創作目標使用合適的工作流程進行高質量、高效率的輸出。這也是許多網絡班所提到的「就業」階段。


這個技能樹的I與II階段將會是藍羽指南的主要內容,因為大多數學員完成II階段一半的學習後已經不在迷茫,形成了自己的學習規劃及路線,不再需要它人的引導了。

除此之外,指南中也將包括一些II階段網絡資料偏少的內容,所以還請期待一下哦~

IV – 結語


這便是藍羽指南的第一篇了。

我的觀點或許在繪畫學習這個圈子裡不算熱門,但經過我們實驗的學生已經有很多在宣傳這樣的觀點了。這個系列也僅僅代表藍羽目前的觀點 – 我不會因為面子或者個人問題不將實證最有效的訓練方式公布出來。

按照科學方法的指導訓練技能 – 這是技能學習本來就該有的樣子。「形准」不代表藍羽、「底層技能假說」更不代表藍羽。我希望代表藍羽的是最科學、最前沿的訓練方法。所以請各位讀者多多與我交流(對線),為想要學習繪畫的初學者開一條最開闊、最通暢的路途吧。


關於:

藍羽@藍天粉夢(首發):Caeruleum的藍天粉夢主頁

藍羽藝術交流群(藍羽訓練營):藍羽訓練營

給藍羽買杯咖啡:抖內連接

(藍羽指南-II預計12/29發布,若總抖內數達到$10將在當日更新~)

浅羽萌喵
Author: 浅羽萌喵

只是一只软萌可爱的废物小喵喵而已

原作:Caeruleum 钙韭(Caeruleum)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